深度学习week4_1
版权申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
深度学习week4_1
计算机视觉
计算机视觉可以做到的事情(分类、识别、转换):
对于图片来说,越清晰的图片像素点越多,样本维度也就越大,对于过大的可以用卷积
边缘检测示例
在这儿代表着卷积运算,中间那个3 3的方块相当于(垂直边缘检测器)过滤器:
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卷积(可以很好的识别出图像的垂直边缘,比如最左边的图中间是垂直边缘,然后通过卷积,可以识别出中间是边缘,中间就做了高像素处理):
更多边缘检测内容
区分正边和负边
按照上面的类似情况还有如下(这种就需要转换为绝对值):
类似的还有水平边缘检测器:
1 1 1
0 0 0
-1 -1 -1
事实上存在着很多的水平或者垂直过滤器,事实上,我们不一定要照抄别人有的过滤器,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参数设置过滤器,然后通过反向传播不断更新迭代,重点就是怎么用反向传播进行更新迭代
Padding
卷积的两个缺点:6 * 6的像素会变成4 * 4,元素会减少,这并不是一件好事;并且中间元素会被重复计算很多次,耳边元素只会被计算一次
方法:扩大输入图像像素点,比如下图中的p,p=1就是往外扩大一层,p=2就是往外扩大两层
valid的是无padding,没有扩充,same是让输入和输出大小一致
卷积步长
步长:过滤器每次和相符的矩阵进行计算,该矩阵移动方式为两步,计算出输出函数公式向下取整
很多卷积定义是这样的:
三维卷积
上一节是针对二维图像的卷积
针对三位卷积:将过滤器也定义成三维的(上面那一层是只对红色做垂直边缘检测,下面那一层是对所有颜色做边缘检测,输入图像的channel和过滤器的channel要一致,最后输出是一维的,用方块来做计算):

如果又要做垂直边缘检测又要做水平边缘检测,就做两层然后将他们结合起来
单层卷积网络:
用多少过滤器输出就有多少维度,下图展示了a[0]到a[1]的过程
单层卷积网络(输出维度和过滤器数量一致,权重是过滤器乘以它的数量,权重的高宽是一致的,权重的channel和输入的channel是一致的):
简单卷积网络示例
趋势:高和宽不断变小,维度增大,最后将7 * 7 * 40的图像变成一个一维的,和前面三维图像变一维一致
一个卷积网络往往分为三层(但是只用卷积也可能有很好的效果,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比卷积层好实现):
池化层
最大池化(使用频率高):如果在过滤器中提取到某个特征,那么保留其最大值,最大池化的效率也挺高:
输入和输出维度一致
平均池化:取平均值
池化没有参数
卷积神经网络示例
卷积神经网络常见状态:就如图像最下面所示,全连接和前面所讲的神经网络类似,一般是卷积层跟着池化层,由于池化层没有参数,所以池化层和卷积层很多时候称为一层
参数共享和稀疏连接
如果使用正常神经网络会出现参数过大的情况:
卷积网络的输出每一个像素点只和一部分像素有关,避免过度拟合,并且改变输入的一些像素点只有对应的像素点会被改变
深度学习week4_1
install_url to use ShareThis. Please set it in _config.yml.


